社旗县的由来?

2024-05-11 00:06

1. 社旗县的由来?

“社旗”的由来 
  社旗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县城所在地社旗镇,史称赊店,因东汉时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曾为“地濒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巨镇.历史上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为全国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是中国近代商会的发源地.
  196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名建立社旗县,寓意“社会主义旗帜”.
  196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199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县.全县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耕地112万亩,总人口62万(2002年),辖18个乡镇,240个村街.县人民政府驻赊店镇,邮编:473300.代码:411327.区号:0377.拼音:Sheqi Xian.
  2000年,社旗县辖9个镇、9个乡.总人口580280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 48099 桥头镇 39943 晋庄镇 26459 李店镇 22609 青台镇 26128 兴隆镇 24643 饶良镇 27983 苗店镇 31399 郝寨镇 50449 城郊乡 41148 大冯营乡 30427 太和乡 28898 丁庄乡 21768 朱集乡 31938 田庄乡 20003 下洼乡 41706 陌陂乡 34862 唐庄乡 3181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5年,社旗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丁庄乡,并入饶良镇;撤销田庄乡,并入朱集乡;撤销青台镇,并入李店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社旗县辖8个镇、7个乡:赊店镇、桥头镇、饶良镇、兴隆镇、晋庄镇、郝寨镇、苗店镇、李店镇;陌陂乡、下洼乡、太和乡、城郊乡、唐庄乡、朱集乡、大冯营乡.

社旗县的由来?

2. 社旗县的介绍

社旗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紧邻南阳市区。自古有“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之说。社旗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县城所在地赊店古镇古称“赊旗店”,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起师反莽”而得名,是“万里茶道”的重要中转站,有“中原第一古镇”之称。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构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筑群。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气势恢弘,辉煌壮丽,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被有关专家誉为“天下第一会馆”。1965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自更名“赊旗”为“社旗”,寓“社会主义旗帜”之意1。社旗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社旗县城距离南阳市区25公里,距沪陕、兰南、焦桐3条高速公路入口和南阳机场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距郑州、武汉车程均在2.5小时左右。形成了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三大产业集群。社旗县先后被纳入南阳市中心城市组团发展规划,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社旗县,是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河南省首批对外开放县、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2010年社旗赊店商埠文化产业示范区被河南省发改委列为首批设立的六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也是中原唯一以明清商业文化为核心载体的示范区2,2013年社旗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称号。

3. 社旗县晋庄镇四大名人

郭德生(党委书记):男,生于1968年5月,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赵延旭(党委副书记、镇长):男,汉族,生于1983年9月,中共党员,本科文化,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协助郭德生同志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刘  旭(人大主席):男,汉族,现年39岁,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主持镇人大全面工作,分管政策性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工业经济、财政税收工作,联系农业。

刘春霞(党委副书记):女,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生,本科学历,负责组织、宣传、统战、办公室、人武部、老干部、工青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联系规划、城建、土地、计生工作。

社旗县晋庄镇四大名人

4. 社旗古今有哪些名人

周春秀,周春秀1978年10月出生于社旗县赊店镇周庄村,第15届多哈亚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她以2小时27分03秒的成绩夺得了女子马拉松金牌
周同宾(1941——)南阳社旗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九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优秀专家,南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宛城区文联副主席。主要著作有:散文集《乡间的小路》、《葫芦引》《情歌·挽歌》、《皇天后土—99个农民谈人生》、《古典的原野》、《周同宾散文》( 4卷),随笔集《绿窗小品》,文论集《唱给文学的恋歌》等,其中多篇作品被译为西班牙文、英文,推介海外。《情歌·挽歌》获河南省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奖,《皇天厚土》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另有大调曲《 开电磨》参加全国文艺会演,广为传唱;曲艺唱词《三考新郎》获全国短篇曲艺奖。 作品内容丰厚, 感情真挚,语言凝炼,风格质朴,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烈的泥土气息。 南阳作家群的骨干力量,河南散文界代表作家之一,在全国散文界颇有影响。
社旗明星-----赵梦强
06年星动中原影视演员选拔大赛南阳分赛区30强 07年新声带歌唱选秀 08年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推选活动声乐类宛东赛区一等奖,河南省银奖,全国业余组铜奖同年获得09年比赛河南赛区形象大使候选人 09年参加河南电视台【故事俱乐部】演员选拔获得文化老师的好评, 被誉为最有潜质的选手。 09年 新【五朵金花】男女主角全国海选泸州赛区进复赛 第三届国际广告模特大赛泸州分赛区 大中华模特网河南省网络模特 10年参与拍摄的影视剧:【新萍踪侠影】【圣天门口】【红槐花】【醉红尘】【费孝通】 【金陵秘事】【怪侠一枝梅】【香草美人】 【致远和平村】

5. 社旗县管文化的县长是谁

社旗县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就是郭鹏。主要分工如下:
负责赊店商埠文化产业示范区、赊店古镇特色商业区、文物旅游、文化、外侨事务等工作。分管赊店商埠文化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赊店古镇特色商业区管委会、文广新局、文物旅游局、市场发展中心、外侨办。联系县政协。

社旗县管文化的县长是谁

6. 河南省社旗县

社旗县,原名赊旗县,名称起源于西汉开国皇帝刘秀赊旗的故事。刘秀战败,带兵退至此处,在刘记酒店吃饭喝酒,刘记酒甘醇浓烈,将士饮过精神焕发,士气大振,刘秀非常高兴,抬头看到刘记酒店的酒旗在风中烈烈飘扬,于是向店家赊了刘记酒旗做为战旗,重振兵马,一鼓作气战胜对手,建立了西汉王朝,遂赐名此处为赊旗店镇,后改名赊旗县。刘记酒被封为西汉宫廷御用酒。解放后周恩来总理将赊旗县改名为社旗县,寓意为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刘记酒店经一代代传承,发展至今天的赊店酒厂,是社旗县的支柱企业。赊店老酒名扬千古,正一步步走出社旗,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7. 河南省社旗县

  社旗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沿,县城所在地赊店镇,史称赊店,因东汉时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历史上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为全国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构成中原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其中规模最大的明清一条街尤为完整。首批国家文物一级保护单位——山陕会馆,造型奇特,气势恢宏,木雕、石雕、砖雕精妙绝伦,集中外建筑雕刻之精华,堪称全国一绝。山峡会馆社旗县在周朝时属申伯国,汉代设置宛县,明清时属南阳府辖。1965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名,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社旗县,寓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河南省南阳市的社旗县,在过去一直使用的是一个颇为奇怪的名字:赊旗。   赊:在汉语中的解释为“买卖货物时延期付款”,用这样一个字命名一个地方不免让人感觉有几分奇怪。   更加不合常理的是,这个在1965年才设县的小城,它原有的古城竟然拥有九座城门。不大的县城中,矗立着一座中国最大、号称天下第一会馆的山陕会馆,似乎在暗示着人们这个县城曾有过的辉煌。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修建九座城门的只有北京、南京、西安这样曾经的皇城。一个远离大都市、偏安一隅的古镇,为什么会和皇城有一样的规制?   这座赊旗仅存的邑爽门和这段残缺的城墙向人们讲述着一段久远的历史。   这个城墙是环城十六里,高三丈六 ,当时是九座城门楼巍然而立,而且城墙上有马道、烽火台,装有土炮,远近闻名。为什么要设九座城门呢,就是因为汉光武帝刘秀亲封的缘故。   故事闪回到2000年前的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皇族刘秀为逃避追杀四处流浪,一天,人困马乏的刘秀逃到一个叫兴隆店的小镇,传说这里是中国酿酒业的鼻祖仪狄酿酒之地。又累又渴的刘秀信步走进了一家酒馆。几杯酒下肚,刘秀涌起满腹心事,王莽暴政,百姓怨声载道,自己是先皇后人,若是扯旗起事,定能招来不少人马,可是现在连个旗帜也没有,谁又会听自己指挥呢?正在犯愁时,刘秀突然抬头看见了酒馆的酒旗,酒旗迎风飘扬,上书一个大大的刘字,刘秀灵机一动,这不就是起事的旗号吗。刘秀正想买下酒旗,可一摸口袋,甭说买旗,连酒钱也没法付了。好在店老板通情达理,不仅免了刘秀的酒钱,还将旗子赊给了刘秀。于是刘秀扛着酒旗上路,人们一看见“刘”字,都知道是先皇的后代招兵呢,纷纷跟着他起事,很快王莽新政被推翻,恢复刘姓江山,建立东汉王朝。   刘秀称帝后,想起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酒旗,便改兴隆店为赊旗店,简称赊店,并下旨改建赊旗店,修建城墙,仿皇城的样子建九座城门。   然而据考证,赊旗店的城墙和城门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是镇上居民自筹资金修建的。也许,这个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给了营建城池的人一个心理的暗示,要以九门来彰现一段传奇的开始。让人们留有疑问的是,这个原本并不为人所知的小镇如何有财力自己来营建如此规模的城池呢?   古城墙旁边,一条已近乎干涸的小河沟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专家告诉我们,正是这条原本的古河道,在几百年前,开启了一段改变了整个中国商业格局的商埠传奇。   这个潘河原来很深很宽,他是装卸大宗货物的码头,为此当时这个码头船连船,白帆相接,有人形容是白天千帆过,晚上万盏灯。他形成辐射南北方圆数百里的一个重要的集散地   赊店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水陆交接处,潘河与赵河在这里交汇汇入汉水。南方水路来货到赊店改走陆路,北方陆路到赊店转水路,使这里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码头。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工商业开始发展之际,便注定了一段传奇的开始。   清雍正年间,正是晋商在商界叱咤风云之时。一天,一位山西商人来到了这个中原小镇,他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以将自己的生意扩展到全国,于是便在这里设立商号,构筑他的商业王国。这位商人就是清代著名的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山西常氏家族的常万达,他将赊旗镇作为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以常氏家族为首的晋商垄断了中国南方数省转运俄罗斯、外蒙的茶叶贸易。从南方采购的茶叶,形成批量后,大都由水路运抵汉口,再由汉水北上达赊旗,从赊旗改陆路,用马匹驮运至洛阳,入太行,再经太原、大同分别到张家口或归化,然后穿越戈壁大漠到达恰克图或库仑,最终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或莫斯科。在历史上这条茶叶之路中,赊旗是最重要的中转站。
  人口情况
  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6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万人。男33.0万人,女30.1万人。   2002年出生人口5977人,出生率7.5‰;死亡率5‰汉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   2002年末,社旗县共有劳动力数34.1万,其中乡村劳动力33.8万人,城镇失业人数0.3万人。   2002年末,社旗县共有单位从业人员23534人,工资总额13095.3万元,年平均工资5569元/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74人。
  社会建设
  社旗县交通便利,距二广G55、沪陕G40、南兰S83三大高速入口、南阳机场均在30分钟车程以内;S333、S239、S240三条省道贯穿县境,西邻焦枝铁路,南毗宁西铁路。程控电话与移动电话、光缆通讯等构成了多功能、全方位的大通讯网络。全县处在华中电网覆盖之下,50万伏高压线路横贯全境,电力充沛。   社旗县金水小区规划图社旗县按照“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建设新社旗”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方略”,实施“一年小变样,三年中变样,五年大变样”的创业工程,加快推进工业强县、生态大县、文化名县“三县”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1.5亿元,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完成29.1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完成18.9亿元,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增长3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7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16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62元,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4亿元,增长22.7%。
  经济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作用,一、二、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2002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2年增长4.13倍,平均每年增长1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比1992年增长3.40倍,平均每年增长11.8%。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45.9∶23.9∶30.2调整为2002年的45.1∶24.7∶30.2。关公读春秋铜像广场[2] 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多元化均衡发展。以金融保险业、商业、交通邮电运输业、房地产业和咨询服务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持续发展。2002年,这五大行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8.4%。其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占1.02%;房地产业加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2%上升到4.5%。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增强了社旗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投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重点向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等方面倾斜。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在投资总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年完成投资150 亿元,增长4.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社旗县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2002年,在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54.5%,公有制实现形式日趋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升为45.5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提高中心城区现代化和郊区城市化的水平。推动中心城区综合改造,加速旧房成片成套改造。重点突破、有序推进郊区城镇体系建设。强化对乡镇建设的规划指导与管理,鼓励工业向县工业区和重点乡镇规划的工业园区集中,重点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新城和中心乡镇,加快推进乡镇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农业发展
  社旗大力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实施科技兴农,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提高。2002年,全市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2年增长378.4%,平均每年增长12.9%。   全县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素有“豫南粮仓”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绿豆、芝麻、棉花、烟叶,红薯、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花、优质绿豆生产基地县和全国闻名的黄牛开发基地,也是重要的优质花生、芝麻、油菜生产区。社旗县建成生态梨出口基地近年来,全县确立了“压缩低效粮食,主攻优质烟棉,壮大三粉、畜牧,发展林果套种”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烟叶、棉花、小辣椒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55.5万亩,培育发展的以畜牧、“三粉”为主的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以牛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猪牛羊饲养量达到162万头(只),年出栏90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6.8亿元;以“三粉”为主的加工业独具特色。   社旗县农副产品、劳力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兴办实业,重振古镇辉煌,共创社旗大业。社旗县是一个种植大县,2002年,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优质红薯面积12万亩,脱毒红薯10.7万亩。三粉加工在社旗县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三粉加工做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壮大,狠抓基地建设、扩大加工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兴建销售市场,使三粉加工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目前已发展三粉加工机械生产线650条,建成5个加工小区,年加工三粉总产量达到10.8万吨,产值2.8亿元,并创出"旗珍"、"达兆"、"银宝"等一批名优产品,远销湖北、湖南、甘肃、陕西、新疆、青海等地,成为全国闻名的“三粉之乡”。。今年在巩固扩大加工能力、开拓市场的同时,瞄准农村城市两个市场,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发展高中低档产品,实现三分之一产品进超市,三分之一的产品销往省外,三分之一的产品销往农村,并朝着创建全国"三粉"名县的目标迈进。   粮油加工业发展:社旗县农副产品优势明显,发展粮油加工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粮油加工企业发展迅猛,止2002年底,私营粮油加工企业达336个。其中植物油加工企业132个,豆制品加工企业12个,面粉加工企业192个,大型面积加工企业47个,仅大型面粉企业年创产值19585万元,创利税1882.6万元。社旗县拥有县办工业52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乡(镇)村两级集体企业82家。其中,河南赊店酒业有限公司在全国50家大型饮料生产企业中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国酒精行业第二位,是中国酒精 行业综合利用最佳企业。   畜牧业发展:社旗县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年产农作物秸秆3亿公斤、饼麸糟渣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1.4亿公斤;荒山草坡4.2万亩,同时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县;是南阳黄牛的主产区;广大群众素有养殖习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把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面貌的重点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牛羊等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据统计,2002年底,全县牛猪羊饲养量达到166.8万头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6%。其中,牛存栏28.5万头,出栏11.6万头;羊存栏33.0万只,出栏27.4万只;猪存栏30.0万头,出栏36.3万头。肉类总量达到5.04万吨,同比增长6.4%。禽蛋产量达到2.37万吨,同比增长3.0%。牧业产值实现5.7亿元,同比增长8.5%%,占农业总产值的34.6%。全县人均饲养量、畜产品产量、牧业产值位居全省前列。   社旗县畜牧业发展以“一区三专”(养殖小区、专业场、专业村、专业户)为载体的规模饲养迅猛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猛上规模、提高水平”的指导思想,通过政策支持、典型引路、服务推动、市场拉动等措施,大力发展规模饲养。初步形成了肉牛、奶牛、肉羊、生猪、蛋鸡、肉兔等六大养殖基地。2002年以来,全县新建养殖小区30个,其中,千头(只)畜位的养牛小区23个,养羊小区6个。养殖场发展到318个,专业自然村发展到259个,专业户发展到11210户。全县牛猪羊规模饲养量达到70万头只,占总饲养量的42%。按照产业化要求,培育了丰源牛羊养殖公司、恒发养殖公司、巨鑫养殖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养殖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牛羊优质肉用品种为主攻方向的改良工作成效显著。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改良站点装备条件。全县冷配站点达到56个。大力推广德国黄牛、夏洛来、梨木赞、兰白花等优质肉牛及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技术,开展牛三元、四元杂交,年冷配牛6万头,羊2万只。通过改良,牛、羊良种比例分别达到90%、78%,已形成优质肉用商品规模优势。   奶业生产势头强劲。2002年,牧笛乳业公司、湾泉乳业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全县奶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养殖、加工、销售同步发展的新阶段。以这两个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了全县8个乡镇的一大批农户发展奶牛养殖,目前全县奶牛存栏近2000头,促进了奶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无公害生产技术深入推广。全县成立了养牛、养羊、养猪、养禽、养兔等五个养殖协会和畜牧兽医、牲畜改良两个专业协会,指导养殖小区和养殖场、户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进行饲养管理,同时,搞好防疫、检疫工作,确保肉、蛋、奶质量安全,一些养殖企业获得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   种草养畜逐步扩大,科学饲养基本普及。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等国家政策的实施,全县牧草种植面积发展到3.8万亩,规划三年内发展到15万亩,粮、经、饲比例达到60:25:15。全面推广科学饲养技术,不断引进新技术,通过科学养殖不断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面对社旗畜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加入WTO后面临的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县委、县政府描绘了宏伟蓝:五年内,建成六大养殖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牧草新兴产业,提高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面对世界经济对外贸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社旗县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拓展新的出口增长点,使外贸出口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2002年,社旗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1.5万美元,增长22.3%,其中出口总额41.5万美元.
  工业发展
  社旗工业在发展中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经济取得重大进展,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全县拥有县办工业52家, 中外合资企业3家,乡(镇)村两级集体企业82家,已初步形成了以酿酒、医药、化工、汽车配件、淀粉、皮革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

河南省社旗县

8. 河南省社旗县

隶属于南阳市,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东经112°46′,北纬32°47。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耕地130万亩,总人口63.1万(2002年)。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社旗居县境中部,距省会郑州300公里,距南阳45公里。
     社旗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县;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全省农民工培训基地县;全省科技扶贫先进县城、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 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耕地106.9万亩。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社旗居县境中部,距省会郑州220公里,距南阳40公里。全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史记载以来,无特大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适宜永久性居住及投资。